![]() |
|
更新日期:2009/03/30 | |
工商時報 陳國瑋 農曆年後,台股展開一場無基之彈,加權指數大漲千餘點,不少散戶不敢追價、卻看著股價天天漲,先前套牢的持股,在股價回升後趕緊出脫、卻賣到低點、或是先前股票套在天價區,就算有心加碼手中也缺現金,感嘆沒能趕上此波千點行情。 |
目前分類:投資 (6)
- Apr 03 Fri 2009 11:42
《理財瞭望台》四大心法輕鬆玩股票
- Jul 14 Mon 2008 11:40
南非幣短打戰術 8%利息進袋
- Jul 14 Mon 2008 11:29
省錢術信封理財法 5.1萬養活一家八口還能買屋
- Jun 28 Sat 2008 23:36
保單投資基金,制勝要訣
工商時報【魏喬怡、陳雪蓮/北報導】 | 2008/06/05 |
5月分以來,全球股市再度呈現分歧走勢,投資人理財配置面對高難度挑戰,用投資型保單投資基金,一定要有正確的心態,認清是「保險」理財,而非「投資」理財,這樣才能調整投資邏輯,善用資產配置,達成投資基金的制勝結果。
全球人壽關係企業亞太全球證投顧總經理張夢翔表示,用保單投資基金如能謹守多用「定期定額」,少用躉繳;心中有停利點,無停損點;及資產配置以5檔基金為限等3原則,才能確保投資有良好成果。 |
- Jun 26 Thu 2008 09:26
保本兼投資 定存利息轉扣款基金
- Jun 20 Fri 2008 14:56
別讓通膨怪獸吃掉你的報酬率
今周刊提供 副標:五種投資新思惟迎戰油電雙漲 經建會主委陳添枝表示,今年通膨率要以四%為目標, 不過,財經學者在加計了預期心理影響數之後,悲觀預 期今年台灣的通膨率恐怕要到六%左右。
這代表國人對 於投資報酬率的設定將有重新定義的必要,報酬率小於 六%,等於在做賠本投資。 油價和電價要漲了!人們開始拿出計算機,認真地按了 起來:一個月差不多要加七十公升的九五無鉛汽油,一 公升調漲六.二元,每個月要多付四三四元。電價每度 聽說要漲三角,夏天一個月至少要用八百度電,那麼, 一個月要多付二四○元。 小市民算得仔細,但在經濟專家眼中,油電漲價對於你 我生活的影響,算法恐怕要更複雜一些。「油價上漲就像是丟進池塘裡的一顆石頭。」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 比喻:「第一道水波先出現,接著就會向外擴散,漸漸地影響所有物價。」他強調,尤其當市場對油價持續上 漲存有高度預期心理時,萬物皆漲的反應速度會更快、更直接。 ■通膨年代思惟一╱重新定義投資報酬率 殷乃平認為,新政府雖然對於油價大幅調漲有其配套措 施,但對於市場預期心理所造成的衝擊影響,似乎沒有 相關配套。看來,一場來勢洶洶的通膨巨浪,真是擋不 住了。 今年前四月,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(CPI)年增率為 三.六五%,已經超過官方設定的三%底線;六月以後 ,在油電價大幅調漲下,CPI年增率恐怕還要加速三 級跳。殷乃平預估,「若以全年平均值來說,今年的C PI年增率可能達到六%。」 六%!這個數字的重要性,會比油價漲六元、電價調三 角,更加值得市井小民重視。某種程度來說,它就是油 電雙漲之後對於財富水準的整體衝擊,甚至可以把它視 為眼前這頭通膨巨獸的具體形貌。所謂的「打敗通膨」 ,就是要讓手中財富未來一年的增值速度超過六%。 「CPI年增率不是僅供學者討論的數字,事實上,它 也是一般人對於年化投資報酬率的最低底線。超過了, 才能開始出現實質獲利。」殷乃平點出CPI年增率對 於一般民眾的實用意義。 ■通膨年代思惟二╱手中別握太多現金 新政府上台,台灣資產價值雖然逐漸進入重估新階段, 但首先擺在眼前的,卻是對於投資報酬率的重新定義: 六%等於零;小於六%就是賠錢;大於六%的部分,才 是真正實質的利潤空間。 在重新定義了報酬率之後,才能進入對抗通膨的第二步 :調整報酬率偏低的投資。尤其是保守型投資人所慣用 的定存工具。 目前國內銀行一年期定存利率約在二.六五%,這代表 一百萬元的一年期定存,會在十二個月之後變成一○二 .六五萬元。表面上,錢是增加了一些,但實際上,若 全年CPI年增率真的達到六%,則一○二.六五萬元 的實質價值,不過只是約當於現在的九十六.五萬元。 錢放定存,愈存愈少,這就是通膨時代的悲情產物「實質負利率」。 怎麼辦呢?兩條路可供選擇。去年五月,美國財政部長 包森為了說服中國政府放手讓人民幣升值,曾經公開發 表以下言論:中國經濟一定會被低利政策拖累,因為在 經濟成長率高達一○%,而存款利率只有二.五%的環 境中,人民必須把更多的錢存在銀行裡,才能換到足以 應付未來物價的金錢。是的,
第一條路就是省下更多的錢,然後繼續存在銀行裡。當然,這是一個笨方法,省下更多的錢意味著你向通膨認輸,
決定犧牲自己的生活品質。 第二條路,是讓手中財富轉換為具有較高增值空間的資 產。殷乃平表示,對抗通膨最簡單的辦法,就是「不要 有錢」!意思是,不要以貨幣的方式持有財富,而該把錢轉變成其他資產,價格波動與物價漲跌同步的資產。
■通膨年代思惟三╱投資於撩撥物價元凶 搜尋此類資產,首先,要找到影響台灣物價波動的主要 根源。今年三月,央行總裁彭淮南首度表示,台灣正面 臨輸入性通膨的壓力,他以前二月物價觀察,CPI漲 幅當中有接近八成是來自於進口物價的「貢獻」。若細 看主計處所公布的進口物價指數權數表,不難發現,在 二七三項進口項目中,原油的權值比重就將近一二%。 換言之,進口物價是台灣通膨的主要元凶,而以原油為 首的能源價格,則主導進口物價的基本方向。答案呼之 欲出,鎖定與國際油價相關性較高的投資標的,就是積極超越通膨的基本投資方向。 以國人慣用的基金商品來說,友邦投顧副總林穎秀認為 ,包括能源基金以及與油價高度連動的新興歐洲基金等 ,都可以說是基金投資人用來對抗通膨的基本配備。復 華全球大趨勢基金經理人何燿廷則表示,雖然農糧價格 上漲亦是推動本波通膨的因素之一,但充其量只能說是 一大「助力」,通膨浪潮的真正主力,還是油價。 「買農糧基金當然也有抗通膨的概念,但不及能源基金 來得純粹。」何燿廷表示,油價除了影響運輸成本之外 ,也會直接拉抬部分化學品、材料商品的價格,影響性 更加全面。因此他建議,積極型投資人在擬定抗通膨資 產配置時,至少要有一半以上的資金比重,應該投資於 油價相關的標的
■撰文•今周刊楊紹華